详情

漫话略阳江神庙

史海泛舟 9574阅读
岭南芦苇
岭南芦苇Lv.3楼主+关注
2016-08-02 17:11 来自陕西


漫话略阳江神庙



略阳江神庙,位于略阳县南街嘉陵江畔,俗名(老)王爷庙,是长江流域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具有氐羌民族风格的古建筑群落。江神庙占地2000多平米,建筑面积1200多平米,面阔22米,进深55米,全部建筑为三联两院式结构。



关于江神庙的建筑年代,汉中地区文化文物局编辑的《汉中地区名胜古迹》谓:“始建何时,尚无碑碣佐证。据推算,最晚在明末清初就有此建筑。”1992年版《略阳县志》“文物胜迹志”第三章“古建筑古墓葬”称:“始建何年无考,推算最晚在明末清初”。1999年,江神庙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,其介绍资料中称:“江神庙始建于明代,原是船帮祭祀的会馆”……



综合各种资料介绍基本确认,江神庙为明清时期的建筑,是船帮祭祀的会馆。然而,对此,略阳本地学者王自立老师在其《江神庙考》一文中进行了批驳,他通过大量的史料研究认为,略阳江神庙是南宋时期,西线抗金大将吴玠,为感念嘉陵江航运在抗金战争中的巨大贡献,特向朝廷奏请赐封嘉陵江神为善济侯,得到了朝廷的支持。绍兴七年(1137),吴玠亲自在兴州督建江神庙。庙建成后,即成为祭祀嘉陵江神和吴玠的场所,因此,江神庙又称为吴王庙。以后由于吴氏后人吴曦叛宋降金,吴王庙遂隐去了“吴”字,而称为王爷庙,一直沿用至今。



笔者多年来业余从事故道文化、南宋西线抗金历史和略阳地域文化研究,曾对白水江和略阳县城的新江神庙、老江神庙的碑碣进行过系统地研究,从而对王自立老师的上述观点持怀疑态度。以下略作考证推测,权作与王老师商榷。



一、 王自立老师所引用史料中之嘉陵江是风州段而非兴州段

仔细研读王自立老师《江神庙考》一文发现,他所谓的“江神庙供奉的原本就是嘉陵江神:善济侯和奏封嘉陵江神,并主持兴建江神庙的吴玠,因此也称吴王庙”的结论,按其“注34”溯源,其依据主要是“《要录》卷·106”,即宋·李心传撰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卷一百六。现抄录整理原文如下:

封嘉陵江神为善济侯。

江自凤州之梁泉,历兴、利、阆、果、合、恭,以入大江。川陕宣抚副使吴玠言,正系饷军漕运水路,望加封爵。故也 。

这段文字意思十分明确:嘉陵江发源于风州梁泉县(治今陕西凤县凤州镇),流经兴州(治今陕西略阳县)、利州(治今四川广元市)、阆州(治今四川阆中市)、果州(治今四川南充县)、合州(治今重庆市合川区)、恭州(治今四川重庆市),最后汇入长江。川陕宣府副使吴玠认为,嘉陵江是运送西线战场粮食和军饷的重要水运通道,他奏请朝廷,希望为嘉陵江神赐封爵位,朝廷同意了他的建议,封嘉陵江神为善济侯。

上述这段文字,从《要录》中前后记载事件的时间看,应该是绍兴六年(1136)十一月十四日(戊寅),而非王老师所说的“绍兴六年冬十月”。另外,从其文字描述,尤其是“故也”二字来看,这个时间是朝廷下诏批复的时间,而不是吴玠“奏封”的时间,即原文表达的意思是:(绍兴六年十一月十四日)朝廷“封嘉陵江神为善济侯”,是应吴玠奏请“望加封爵”之“故也”。而王自立老师文中所谓“故于绍兴六年(1136)冬十月奏封嘉陵江神为:善济侯”的表述,明显与上文所表达的意思不符。

至于吴玠上奏的时间,史料未载,但从此段文字中吴玠官职“川陕宣抚副使”,可作一般性推测。据宋·明庭杰《武安公功绩记》记载,吴玠任川陕宣抚副使的时间是绍兴四年(1134)仙人关之战后的夏四月。绍兴五年至六年,宋金暂时处于休战状态,吴玠“常患远饷劳民”,于是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解决前线的粮饷问题,开始在西和、兴州、凤州、洋州等地兴修水利,派兵屯田。绍兴六年,朝廷又委派他兼营田大使,鼓励其开垦种田,自筹粮饷。因此,吴玠的这一奏请,批复时间既然是绍兴六年十一月,那么其奏请时间应该也在当年,即在兴、凤州和兴元屯田之时。高宗皇帝之所以这么快批复,一是鼓励吴玠的屯田行为。二是高宗皇帝对于吴玠比较信任甚至有些偏袒,基本上都是“百依百顺”,这可从吴玠的其他奏请情况得出相同的结论。

嘉陵江发源于陕西凤县嘉陵谷,流经陕、甘、川、渝三省一市,全长1300多公里。《要录》中的这段文字,并没有提及吴玠所言之嘉陵江,位于那一州、那一段,王老师将其定格于兴州,显然有些武断和臆猜的成份。而实际上,吴玠所言之嘉陵江在风州梁泉县境内,即嘉陵江发源地那一段,而“善济侯”也是册封大散关神祠里的嘉陵江神。清·徐松《宋会要辑稿》卷一千二百三十五“第二十册 礼二O”载:

大散关山神祠。

大散关山神祠在梁泉县,旧号嘉陵庙,俗传嘉陵江源发于庙下。徽宗崇宁五年二月赐庙额“宣灵”;光尧皇帝绍兴六年封“善济侯”;三十二年十二月加封“英显善济侯”。

这段话中所说的大散关山神祠,在风州梁泉县境内、大散关南麓嘉陵谷口的嘉陵江发源处,因此,原来又称作嘉陵庙。绍兴六年(1136),高宗赵构封其为善济侯,尽管没有提及吴玠“奏请”之事,但明显与《要录》卷一百六中的记载暗合。1162年,宋孝宗赵昚再次加封嘉陵江神“善济侯”为“英显善济侯”。关于此次封赠,宋·周毕大撰《文忠集》卷九十七记载了其赐封的缘由:

凤州梁泉县嘉陵谷善济侯加封英显善济侯。

(近因金人侵犯,常起云雾、风雨,使贼不安。并江水常盈,不惧粮饷事。)

敕某神,敌人顿兵西陲,徂伺秦陇。敕神之灵,凡天时地利,吾率得之,维履信思顺,朕犹有愧而获助如此,其何敢忘,申锡嘉名,以示无德不报之义,尚恢况施,迄静边虞。

按照《宋会要辑稿》的记载,“嘉陵谷善济侯加封英显善济侯”是绍兴三十二年(1162)十二月之事,此时的宋孝宗赵昚,刚刚接受高宗禅让,登上大位不到半年时间。在这段时间里,他一改高宗皇帝一味委屈求和的绥靖政策,大力起用主战派人士,为岳飞冤狱昭雪平,积极谋划收复中原。他深知,西线战场事关全国战局,大散关是西线重要的战略支撑点,而嘉陵江又是西线战场粮饷保障的基础,因此,上任伊始,就再次加封嘉陵江神,既是其锐意北伐的决心表现,也以此鼓舞和激励西线的前方抗金将士,尤其是吴璘和他领导的吴家军。

这样看来,嘉陵庙和善济侯都在凤州而不在兴州,那么王自立老师所谓的“后获宋廷‘从之’,正式允准,始建江神庙于兴州”、“江神庙供奉的原本就是嘉陵江神:善济侯和奏封嘉陵江神,并主持兴建江神庙的吴玠,因此也称吴王庙”和“时吴玠正置司兴州,亲督建此庙”等观点,就缺乏充分的依据。另外,吴玠主持修庙,于是就将吴玠与嘉陵江神一同供奉,这种说法更是无稽之谈。按照王老师所说,吴玠建庙是绍兴七年(1137),而吴玠追封涪王的时间则是淳熙三年(1176)十一月十八日,绍兴七年所建之庙又怎么能提前近三十年称为“吴王庙”呢?



二、 关于江神庙的史料及碑碣记载



既然王自立老师的观点有问题,那么,关于江神庙历史渊源的问题,我们只能从史料和碑碣记载中寻找线索了。嘉靖《略阳县志》收载祠祀十四处、寺观十七个;雍正《略阳县志》收载的更全,公祠庙寺宇五十二个。这些众多的祠庙,有祭祀鬼神的土地祠、马神庙、火神庙等,也有祭祀圣贤的武都王庙、顺天王庙、关帝庙等,但均未提及江(水)神庙,在其县域图中亦未标识,这恐怕不能简单用“疏漏”来解释了。嘉靖《略阳县志》卷之一“古迹”条载:



高台,在县。前汉隗嚣所筑备兵之台,后因来歙斩嚣将金,于因保其城,又名曰来歙备兵台。至宋,吴曦据此以塞蜀门,以扼金人。今止存台,亭宇俱废。



即到了明朝嘉靖年间,现在江神庙所在的高台上已经“亭宇俱废”“今止存台”了,这或许可以作为县志不载的一条合理解释。

道光《略阳县志》首次提到了水神庙,“一在治南街,一在隗嚣台”。从所描述的位置看,县治南街的水神庙,应该就是现在的江神庙,而隗嚣台——高台上的水神庙就是现在的紫云宫了。

道光十九年江神庙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重修,二十年五月,时任略阳县令谭瑀撰写了《重修江神庙碑记》以纪其事:
……邑旧治南街有江神庙一区,西蜀榜人之贸迁于略者,莫不昕夕敬礼,特隆其号曰王爷庙。岁己亥、庚子间,重加丹垩,金碧辉煌,工竣请序于予。予惟老子之言曰,海为百谷之王,故海神称王,南部新书所载,天宝十年始封四海神为王是也。邑有江无海,曷为而以王称?考之记,三王之祭川也,皆先河而后海,略虽无海,然江水奔注,迄逦而汇于海,穷源竟委,统于一尊,礼亦宜之。兹庙之崇奉龙王,以祈安澜普庆也,亦固其所。

从碑文中可以看出,其一,江神庙是四川在略阳经商的船夫们

因感念“帆樯上下,咸获安恬,胥于我江神是赖”,于是,“特隆其号曰王爷庙”,由此,江神庙又被称作王爷庙。其二,关于王爷庙中所供奉的神祉是谁的问题,谭瑀经过一番论证,得出了一个似是而非、模棱两可的结论:“兹庙之崇奉龙王,以祈安澜普庆也,亦固其所。”这也难怪,中国是一个泛神论的国家,所祭祀的天神、地神、山神、水神、火神、风神、雷公、电母、城隍、五谷神等等,种类繁多,数量则更加庞大,没有几个人能说清其渊源和名称,但江神庙里供奉龙王爷,“亦固其所”——应该错不到哪儿去,这就是邑令谭瑀的逻辑。

在今略阳江神庙,还有一碑即《两庙公议章程永远遵行碑记》。该碑1991年出土于江神庙院内,现立于江神庙碑廊(参见笔者另文《<两庙公议章程永远遵行碑>的勘合与注释》)。该石碑刻写于咸丰三年(1853)五月十三日,是为规范在略阳至广元之间的嘉陵江航线上,从事航运业务的船主(“板主”)与船夫(“挠夫”)之间责任和义务关系,而制定的“条规”,然后将该条规以***“告示”的形式发布,并刻成石碑,立于庙内。从该石碑内容看,江神庙和紫云宫分别被称作“老庙”和“新庙”,这“两庙”的管理机构是“船帮”,其管理者是“首事”,又称“会首”,管理的对象是在四川广元至略阳之间,从事嘉陵江航运的“众板主及众挠夫”。这和谭瑀在文章所言一致,也和现在的江神庙介绍一致,即江神庙是船帮祭祀的会馆。在江神庙碑廊还有一通《告示碑》,发布于道光十年(1830),碑石则立于咸丰三年(1853)六月初六日,其传递出的信息与上述结论一致(参见笔者另文《江神庙<告示碑>释》)。由此足可见,至少在道光年间,今江神庙和紫云宫都是船帮管理和祭祀的场所。那么,江神庙到底建于什么年代呢?这需要考察新庙紫云宫的渊源,才能大致推定。

三、 他山之石——紫云宫

略阳县紫云宫,位于省略阳县城嘉陵江边的高台南侧,和江神庙一样,也是具有氐羌文化特色的四合院式古建筑群。紫云宫与江神庙一墙之隔,原本都叫做水神庙,后来与江神庙相比,又被称作新庙、新江神庙或新王爷庙。

关于紫云宫的创建年代及沿革历史,略阳历代县志都没有记载,仅在光绪《新续略阳县志》中,王允中所绘的县署图中,进行了标注(江神庙被标为水神庙,此即道光县志中高台上的水神庙)。因此,我们只能从紫云宫直接相关的三通石碑记载中,大致了解紫云宫起源,并以此来判断江神庙的情况。

1、《地界碑》。该石碑立于略阳江神庙碑廊,刻于咸丰三年(1853)六月初六,碑文记载了嘉庆十八年(1813)至道光三十年(1850)年间,“閤帮”会首杨秀怀、龙天一,新江神庙主持僧人真元、通乘、通相在略阳及广元购置田产的情况。从碑文看,当时的新江神庙在略阳和广元都拥有房产和地产,这些资产是由江神庙的主持僧人和船帮会首共同购置的。当时管理新江神庙的船帮又称为“閤帮”,其组织形式有点像家庭,主事人称“家长”,家庭成员称为“弟兄”。

2、《复新紫云宫目次序》碑。该石碑立于略阳江神庙碑廊,刻于道光二十年(1840),碑文记载了紫云宫乾隆年间初建和嘉庆年间扩建情况,以及历次修复的牵头人员名单。从碑文“迄乾隆年间,我船帮立会,创修殿宇”看,紫云宫初建于乾隆年间((1736—1795),是由船帮在略阳“立会”后,为“神灵显护,永佑河帮”而修建的。嘉庆年以后又新建了神庙,具有了一定的规模。

3、《增修治城江神庙碑记》。石碑现存于紫云宫北侧原献殿台基的草丛中,石碑刻于光绪三十四(1908)年,碑文记述了在时任略阳县令桂超的支持下,由船帮及商户集资,由经纪船帮的会首任志敏主导,增修(新)江神庙的事宜。碑文由清末民国初年的关中名儒、时任略阳县训导的蒋善训先生撰写。从碑文“初,商出资,船户醵、店行凑积之”看,紫云宫是由商户、船户和店行共同集资修建的。从“商户冉春玉为经理,累十五年,修正殿三楹,左右附建川主菩提两祠,旋以资匮中止”看,道光十年(1830年)左右,由客民冉春玉主导,在原有基础上用十五年时间,修建了正殿三间,左右各建川主祠和菩萨祠。其中的川主庙是四川一带的特有庙宇,供奉的是水神李冰父子。而川主庙一般都和四川会馆相联系,因此,紫云宫应当也含有会馆的性质。从“后经理者为芮向荣,增修戏楼一座,费巨万,远未蒇事”看,大概在道光三十年(1850)后,紫云宫又增修了戏楼。从“乃命梁君贻庆董庙事,起壬寅年之秋,阅六寒暑,增修献殿三楹,东、西钟鼓楼各三层,两廊建楼八楹,外设廻槛”看,光绪二十八年(1902),在时任县令桂超支持下,由梁贻庆和船帮会首任志敏主导,经过六年,增修献殿三间,东西两侧阁楼各三层,其上置钟鼓楼各一座。

从以上资料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:

1、 紫云宫也叫江神庙、水神庙,初建于乾隆年间,是由四川的船帮和当地的商户共同集资修建的祭祀川主——水神李冰父子的场所。紫云宫也是由船帮经营管理的;

2、 紫云宫自道光年以后,在原有祭祀场所的基础上,逐渐具有商会和会馆的性质,以后,又增加了休闲娱乐功能(戏楼);

3、 紫云宫在乾隆、嘉庆、道光年间曾经进行过修葺,在光绪年间再次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,遂形成了戏楼、正殿、献殿、两侧阁楼、钟鼓楼的格局,这种双进式四合院建筑群一直保存到了解放后。

4、 紫云宫初期规模极小,其大规模扩建起于道光三十年后,而谭瑀所撰写的《重修略阳县志》完成于道光二十六年(1846),因此在该县志中记载有江(水)神庙,而未提及紫云宫。

由于江神庙与紫云宫原来都叫“水神庙”,以后又都叫做“江神庙”,为区别期间,一个称新庙,一个称老庙,而且都是船帮经营管理的。新江神庙(紫云宫)建于乾隆年间,则老江神庙时间应该稍早,将其定位于清朝雍正九年(1731),县令范式亭编撰县志以后,至乾隆初年,笔者以为,似乎较为合理。和紫云宫一样,江神庙早期也应当是主祭川主——水神李冰父子的场所,道光年间重新扩修以后,才“特隆其号曰王爷庙”。

四、 他山之石——江镇新老王爷庙

略阳白水江江镇,地处陕甘交界处,是嘉陵江航运南下的第一个码头,北上水运的终点站。又是古时祁山道、嘉陵道、白水路、青泥道的交汇处,是南下川蜀、北上关中、西出甘陇的陆路交通通衢和货物集散地。明清时期,这里商贾云集,车船辐辏,人流熙攘。古镇的南北两头原建有两座江神庙,是南来北往的客商和船工歇脚、娱乐场所。而镇子北边的江神庙建于清朝末年,规模较老庙更大,戏楼、厢房、过厅、钟楼、鼓楼和上殿的建筑,都是飞檐斗拱、雕梁画栋、气势宏伟。据当地老人的描述,其建筑风格与今略阳江神庙相似。

在江镇江神庙,现仍保留有咸丰十年《安敦永著碑》、道光二十二年《新王爷庙铸钟记》、道光二十三年《白水江集场议事碑》、光绪柒年《閤帮重修江神庙碑记》、光绪三十三年《告示碑》等碑石。研究这些碑记和铭文可见,白水江有新、老两座江神庙,一座称作新王爷庙,一座称作老王爷庙;两座江神庙都是为感谢江王爷“风波不作于水上,祥徵海晏;霊雨常洒于田间,瑞兆年丰”而修建的;江神庙“系会内弟子积金创建”,即由“閤帮众家长、弟兄”捐资修建的,也由閤帮会首负责经营管理,甚至江镇的集市都是閤帮管理的。这一切,与略阳的新、老江神庙何其相似啊!他们之间,必然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,甚至相同的地方。

五、 王爷庙里到底供奉的是何方神圣呢?

关于略阳新老江神庙、白水江新老江神庙里,到底供奉的是什么神的问题,笔者在略阳和白水江走访了很多耆老,他们都能描述出神像的大概情况,但具体是谁说不清楚,只知道是“江王爷”,但可以肯定不是龙王,而是一位武将。

笔者注意到,白水江镇江神庙的庙会时间和略阳江神庙的“王爷会”时间都是农历的六月六日,这在两处的碑石中都有记载。白水江镇江神庙的《安敦永著碑》和《閤帮重修江神庙碑记》、略阳江神庙《江神庙告示碑》和《地界碑》,其落款时间也都是六月六日,也就是庙会时所立,再联系两地江神庙的规制及经营管理方式的一致性,可以肯定,二者所供的神灵是一样的,都是江王爷。

笔者两次登上过略阳老爷岭的关帝庙,得知关帝庙每年有两次庙会,分别是农历五月十三日和九月十三日,这两天分别是关帝受封日和关帝的忌日。略阳东关的灵应寺,据老人说,每年的5月18日是灵应寺庙会,都会在东城门的位置搭台唱戏,而这一天,是关帝财神圣诞日。那么“六月初六日”江神庙的庙会又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呢?



查阅中国的神仙谱系可知,六月六日是水神杨四(泗)将军诞辰日。杨四最初是湖南民间道教水神,后来随明清时期的“湖广填四川”人口迁徙,杨泗信仰随船工和移民上溯江汉,传播至四川云南广东甘肃陕西南部地区,因其能斩除蛟龙,平定水患,而被广泛信仰祭祀。《中华全国风俗志》记载:“各船户最信奉杨泗将军,公立庙,各船开到,例必至庙敬之。”

关于杨四的真实身份,说法众多,一说杨泗将军是一个因治水有功而被封为将军的明朝人,一说杨泗将军是晋朝斩杀孽龙的勇士,一说杨泗将军就是南宋农民起义领袖杨么,还有一种说是南宋著名抗金将领杨从仪。

杨从仪原为南宋吴玠军中的一员战将,在抗金战争中率军保泾源、战渭南、夺和尚原、守绕凤关,又袭取陈仓,镇守梁洋,屡建奇功,先后被朝廷封为陆部将,武备郎,武德大夫,开州刺史、秦凤路兵马督监、洋州(今汉中)知府马步军副总管等职。在镇守梁洋期间,杨从仪历时十八年治理汉江水患,确保了宋军的军粮供应和百姓安居乐业,受到了朝廷的褒奖,死后葬于城固县,当地百姓尊其为“平水明王”又因其在弟兄中排行老四,又称其为“杨四将军”。为仰其德、颂其功,百姓自发为其修祠塑像,千秋祀典,并于其卒日三月二十八日和生日六月初六举行盛大庙会。如今在汉江流域,尤其是汉中地区的城固、洋县、勉县等地,都建有杨四将军庙、水神庙或王爷庙等,以纪念这位治水的杨四将军。

由此再结合笔者的调查,笔者确信,江神庙及紫云宫,以及白水江的新老王爷庙所供的水神“江王爷”,就是平水明王杨四将军。

六、 最后的结论

通过以上分析,笔者认为,略阳江神庙大约建于清朝雍正至乾隆年间,是嘉陵江上从事航运的船帮集资修建并管理的祭祀场所,最早祭祀川主——水神李冰父子,道光年以后,随着重修和规模扩大。特隆号为王爷庙,祭祀平水明王杨四将军,因此,又被称为王爷庙。同时,江神庙也是船帮议事和休闲娱乐场所。它与南宋抗金英雄吴玠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,至于王自立老师所说的安丙“还纵容捣毁了吴璘墓,吴王的忠烈庙。此后,江神庙也隐去‘吴’字,仅称王爷庙”之事,笔者在《对安丙捣毁吴璘墓的质疑》一文中进行澄清。

喜欢此帖就给TA打赏~

感谢您的赏脸阅读

3
5
10
15
20

打赏后这些钱都会交给作者

您的城市币余额不足

可能感兴趣

没有任何回帖,回复抢沙发~
2 1
城市通